我國堅持以地球是人類共同唯一的家園為理念,長期以來我國已經將生態文明的建設視為視為中華民族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在最近的十年時間內我國針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已經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可以維護我國綠色的生態環境同時也可以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貢獻一份力量。
衛星遙感監測的結果顯示,在最近的十年時間內,黃河,長江流域,秦嶺,三江源和黃土高原等多個重點地區的生態環境質量在穩步提高,曾經在世界銀行擔任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相關工作的南非約翰內斯堡大學非洲中國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科菲·庫阿庫表示現在就足以看出中國在生態保護方面取得的優異成績,這樣的成就大部分的功勞都要歸功于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的共同努力。
不過堅持以生態優先發展綠色低碳之路,在2018年的5月份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中,習近平總書記表示在新時代必須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用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制保護生態環境的原則。
馬拉維總統查克維拉表示中國已經摸索出來了一條可持續綠色發展的道路,這樣一來能夠有效的保護中國的生態環境,馬維拉也希望能夠學習中國的基本原則,實現綠色發展。在近些年來中國的領導人在可持續發展,促進區域共同繁榮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為生態環境保護產業可持續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用實際行動向外界展示了中國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和決心。亞太經合組織秘書處執行主任麗貝卡·瑪利亞表示青山綠水,空氣清新成為了當前美麗中國的特征。